Book Review: Confucianism and Modern China
書籍資料
- 作者:韋政通
- 書名:儒家與現代中國
- 出版: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民73(1984)
- 頁數:6+2+324
報告部份
自從晚清列強入侵,西潮衝擊,儒家權威地位動搖,知識份子急求救國法門。五四運動以來,新儒學者與支持西化學者更論戰不休。在中國文化重建中,究竟儒家將要擔任什麼角色呢?這便是本書的主題。
本書共載有十篇文章,雖非作者計劃之作,但都跟「儒家與現代中國」相關。為了方便報告及評論,本人把全書分為四部份,至於這樣分類是否跟作者心中所想相同,不必深求。
第一部份是首三篇文章,概括說明儒學的特質。作者透過闡述在儒家經典中傳說聖王的特質,說明歷來中國人理想人格-內聖外王,的形成與內容,並指出聖王的傳說導致中國人崇古取向的價值觀。可是,作者認為秦漢以後,由於政治是君主專制,知識份子的外王思想便大大萎縮。另外,因為崇古價值取向,所以中國理想人格變化甚微,中國的道統也因而歷久不衰。
作者然後討論荀子與朱熹的思想。荀子方面,作者主要研究他的經驗主義的思路與理智主義的天道觀。雖然荀學歷來被視為非正統儒學,但是亦因此受近代知識份子重視,而他的「天倫」、「正名」及「解蔽」更是研究的焦點。朱子方面,作者從朱子解釋「反經合道為權」中闡明朱子的權、義、時中的概念,對於權的實踐與現代倫理問題頗有啟發性。
第二部份是第四至第六篇文章,講述新儒家與自由主義者之間的思想爭拗。這爭拗始於民國四年新青年對傳統的猛烈抨擊,中國知識份子開始質疑傳統儒家思想,加上袁世凱的帝制運動與康有為的孔教運動,儒家自然在五四運動中成為被批判的對象,而新儒家為了維護道統於是作出反擊。作者羅列及分析反儒家派與新儒學派的言論與理念,道出兩家本身的思想制限,與對後世學術思潮的影響。
關於新儒家,作者指出,他們著重以「敬意」看待歷史文化,反對把它視作純「研究」對象,結果限制了自己在政治與道德之間的思考。對於民主與科學,他們的態度是肯定的。另一方面,支持以經驗主義與科學角度去研究傳統的自由主義者由開始時激進的態度轉為客觀地批判傳統,他們也肯定道德理想的價值。雖然兩派的意見尚有分歧,但是已經開始克服雙方思想的對立,共同研究現今科學與人文分裂的文化危機。
第三部份是第七至第九篇文章,記述兩位對中國文化重建有貢獻的人物-梁漱溟先生與晏陽初先生。
梁先生比較了西方、中國與印度文化精神與形上學的不同,認為中國當今所遇的問題皆因中國文化早熟。雖然他肯定科學的重要,但是對民主卻頗有微言。作者對於梁先生的見解一一分析,指出其獨到與缺陷之處。更重要的,梁先生承認鄉村是中國之本,重建鄉村是一件首要的文化任務。
至於落實鄉村重建則是決心「除文盲,作新民」,為推行平民教育而奮鬥的晏陽初先生。他於一九二九年在河北縣進行農村改造實驗成功,後來在南京創立了農復會。四九年後,他訪遍第三世界的貧窮村落繼續推行平民教育。作者非常欣賞晏先生本著基督獻身精神,使儒家的民本精神落實於現實之中,把科學的概念引入農村,追求「農民科學化,科學簡單化」的目標改造農村。作者認為要求中國繁榮,必先真正實行民主;實行民主,必先在國家的基礎-農民,上努力。因此,鄉村改造能使普遍人民接受教育,建立民主基礎。
第四部份是最後一篇文章,敘述作者研究哲學的心路歷程。作者先是從事新聞工作,後受王貫之先生賞識,轉而以弘揚儒家精神為題寫作,更因此認識牟宗三先生,拜其門下,以研荀學與朱子學說為主。後來,因為要批評<文星>的自由主義內容,從而明白儒家思想的缺陷,於是作者轉為反省、檢討和批判儒家。本篇可視為全書的總結,顯示了作者理智冷靜的哲學觀,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心與熱愛。
綜觀全書,作者的思想以荀子的經驗主義與理智主為骨幹,朝著「民主與科學」的方向去重建中國文化。作者認為,雖然孟子的心性之學為儒家開拓宗教層面,但是儒家由內聖直通外王的思想過份簡化了並混淆了不同性質的問題。故此,作者一方面批判儒家的強烈泛道德意識,另一方面則希望透過儒家的民本思想去建立現代化的中國。富國教民便是本書的目的。
評論部份
本書的十篇文章似乎沒有什麼共通之處;有理性的,有感性的,有分析的,有記敘的,有如論文的,有如隨筆的,可謂各式其式。如果這是一篇學術論文,恐怕會給教授們恨恨地駁回吧。在作者眼中,這本不過是跟「儒家與現代中國」一題相關的選集而已(自序,頁一),所以結構並不嚴謹,內容牽連甚廣。儘管相對那十篇,千幾字難有所高見,但是本人亦會嘗試概括評論本書的一些觀點。
第一部份跟「儒家」相關,顯出作者研究荀學與朱學的深厚功力。文中不但提及荀子的經驗主義與理智主義,而且比較了荀子與孔子、老莊、墨家及法家的思想之異同,凸顯了荀子的學術地位,並追索了荀子的思想來源。關於經權之論,作者深入淺出介紹其因由,比較程頤與朱熹兩人的駐足點,跟著利用朱子的權、義與時中的概念清楚闡釋朱子的道德理論。
另一方面,作者分析中國傳統理想人格與崇古價值取向詳盡恰切,不過以此推論中國國民性格(頁三七)未免輕率乏善。本人認為崇古取向,美化古帝可算是廣義的中國傳統人格。正如作者所言,前者普遍存在世界上其它文化中。如果要再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從客觀環境著手;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曾提及中華民族的地理經濟環境與金耀基先生的<從傳統到現代>中的<中國傳統社會>都是值得參考的。
第二部份則跟「現代中國」相關,記述了由清末至現代,新儒學派與自由主義派之間從未間斷的爭論之歷史。本人欣賞作者雖是批判傳統的學者,但能持較中肯的態度批評自由主義派的激進思維與新儒學派的理想主義,也能有條不紊地列出雙方的觀點,讓讀者能對於儒學批評論戰一目了然。
可是,也許由於自身的限制,所以文中不時顯露作者反對社會主義與強調客觀冷靜的批判(頁一七八)。其實,雖然研究哲學必須「科學」,但是「科學」並沒有規限思考態度。難道有了「敬意」便沒有「科學」?如果沒有嚴密的科學程序,單憑客觀的態度豈能得出科學性的結論?對於社會主義,作者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去了解其中與資本主義的關係。
第三部份是「與」的內容。作者引述梁漱溟先生的鄉村重建之大意與晏陽初先生改造農村之事蹟,這都是儒家民本思想的落實,引進民主科學的例子。「民主與科學」一直是中華民族追求現代化的目標,作者明白民主科學與儒家思想不是魚與熊掌,確實獨具慧眼。
然而作者認為,偏重工業而莫視農村的政策導致社會失調,應用在中國大陸更是不切實際(頁二七二)。雖然中國歷來以農立國,農民人口佔八成左右,農村的重要性是無容置疑的。可是,過份強調重建鄉村便可能忽視工商業發達帶來的正面影響。實際上,一切運動,如鄉村改造和文化重建,都需要大量資金。資金是不會重天而降,政府必須大力發展經濟從而帶旺農村。本人不是想推翻作者的觀點,作者是從哲學的觀點分析,本人則是補充現實上的考慮。
第四部份是作者內心的剖白,也是當今文化活動的見證,因為作者親身接觸獻身中國文化的人士,當中不乏跟作者是師友關係。他們無懼責難批評,生活艱辛困苦,為自己的信仰堅持奮鬥,為中國的文化默默耕耘。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作者「但願理想的火焰不滅」,繼續哲學研究(頁三二四)。這樣娓娓道來,確實感人肺腑。
總括來說,書中每篇文章都是內容豐富,論據充足,敘述有序,說服有力,思路清淅,分析周密,深入討論「儒家與現代中國」的問題,啟發我們對於中國文化的反思。可惜,本書始終是一本哲學選集,文章之間欠缺連結,講及知識範圍過闊,並不適合初學者研讀,對於中學生尤其艱深。話雖如此,本書議論精闢,頗有參考價值,閒來隨手翻閱,亦會有所裨益。
Comments